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1)重点:发展重工业。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改革开放(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解析】 (1)据题干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据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节选自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1)材料一是针对哪一不平等条约而作?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指的是什么?分析中国共产党选择这条“新道路”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多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

(1)材料一中的“秦政”理论基础是什么?秦的“政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探究二)经济篇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戮(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3)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三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

(探究三)民族篇

材料四  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4)元朝时期,民族融合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总结宋元时期重要的时代标志(或特征)。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查看答案

据《清代日记汇抄》记载:19世纪六十年代“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外国)礼”,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这反映了

A.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B. 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

C.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D.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数据是研究历史现象的方法之一,如下图中西欧经济在D到E之间呈现出此发展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欧盟的成立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

A. 首创皇帝制度    B. 统一全国    C. 抵御匈奴    D. 开发南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