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              B. 哥伦布的航行到达了东方

C. 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    D. 当地人臣服于哥伦布

 

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和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可以得出哥伦布的远航是为了追逐商业利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内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

A. 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 《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查看答案

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等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B. 法典规定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等级

C.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D. 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四反映了1958年发生了什么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