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代表作 但丁 《神曲》 达芬奇 《最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代表作

但丁

《神曲》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材料二: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不仅仅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提倡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1)材料一反映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它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这种思想在后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3)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人文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启蒙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3)我们要发扬人类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表格内容,代表人物和作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结合课本所学,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是,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依据材料二“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不仅仅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提倡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依据前面的问题,文艺复兴宣传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宣传的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由此得出我们要发扬人类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会晤。习近平表示:“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通”。回答下列问题。

(独立之梦)

(1)中美两国在历史上都曾担负着实现民族独立的重任,美国最终实现国家独立和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分别始于哪一事件?

(统一之梦)

(2)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通过哪一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今天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我国正为哪一地区的回归而努力?

(改革之梦)

(3)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进行了怎样的抉择?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实现经济上的腾飞源于哪一伟大决策?

(合作之梦)

(4)40多年前,哪一事件标志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当前两国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你认为中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交流合作?(3点即可)

(历史启示)

(5)中国与美国“逐梦”的过程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 次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咱们二十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 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那可爱的故乡,欢聚一堂”的?

(2)材料二 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

(3)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作家培根

材料三:

﹣﹣教育部审定《七年级历史下》

材料四:2018年5月……历时26年,用于芯片制作的国产高端电子树脂研制成功…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研发团队感受最深的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中国从不缺乏芯片技术,也不缺乏芯片用材料,缺乏的是芯片链条上的企业拧成一股绳儿的聚合力,缺乏的是企业向深处钻研的耐力。”

﹣﹣摘编自《科技日报》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指南针什么时候运用在海船上?指南针被谁传到了欧洲?

问题二:宋朝谁发明了什么在文学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同时期,在战争中广泛应用了哪一发明?这一发明,具体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的?

问题三:材料三的两幅图代表了中国哪一时期的哪本科技名著?作者是谁?这本书记录的中国古代哪些方面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什么?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请分析现阶段国际间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如何提高在国际间的竞争?

 

查看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5%下降到 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30%下降到 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 的 15%上升到 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 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B. 使大量的工人失业

C. 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每一个车标后面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如图所示是些知名品牌的汽车标志,其中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相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