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作家培根

材料三:

﹣﹣教育部审定《七年级历史下》

材料四:2018年5月……历时26年,用于芯片制作的国产高端电子树脂研制成功…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研发团队感受最深的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中国从不缺乏芯片技术,也不缺乏芯片用材料,缺乏的是芯片链条上的企业拧成一股绳儿的聚合力,缺乏的是企业向深处钻研的耐力。”

﹣﹣摘编自《科技日报》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指南针什么时候运用在海船上?指南针被谁传到了欧洲?

问题二:宋朝谁发明了什么在文学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同时期,在战争中广泛应用了哪一发明?这一发明,具体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的?

问题三:材料三的两幅图代表了中国哪一时期的哪本科技名著?作者是谁?这本书记录的中国古代哪些方面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什么?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请分析现阶段国际间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如何提高在国际间的竞争?

 

问题一:指明方向;北宋;阿拉伯人。 问题二:毕昇;活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任意一点即可)。 问题三:明朝;《天工开物》;宋应星;农业和手工业;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问题四:科技创新(或核心技术的研发);企业拧成一股绳,向深处钻研,开拓创新,努力发展高科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问题一:依据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可知,指南针的作用是指明方向;结合所学知识,指南针发明在北宋,一经发明就应用到了航海上;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使用,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问题二:依据材料二“宋朝”“在文学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结合所学知识,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中国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两宋时期火药普遍用于战争。火药及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问题三:仔细观察材料三的两幅图,图1是宋应星;图2是《天工开物》插图,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2018年5月……历时26年,用于芯片制作的国产高端电子树脂研制成功…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研发团队感受最深的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反映了科学技术是我国受制于人的隐患。结合所学知识,科技竞争在国与国的较量中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国际间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由“中国从不缺乏芯片技术,也不缺乏芯片用材料,缺乏的是芯片链条上的企业拧成一股绳儿的聚合力,缺乏的是企业向深处钻研的耐力”,反映了我国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企业拧成一股绳,向深处钻研,开拓创新,努力发展高科技。科技创新(或核心技术的研发);企业拧成一股绳,向深处钻研,开拓创新,努力发展高科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5%下降到 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30%下降到 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 的 15%上升到 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 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B. 使大量的工人失业

C. 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每一个车标后面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如图所示是些知名品牌的汽车标志,其中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相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下列不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  )

A.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 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 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D. 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3日,英国进行“脱欧”公投,结果英国脱离欧盟。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 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 引进科学技术

C. 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D.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深远影响”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C. 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D. 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