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可知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九一八事变;选项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与西安事变无关;选项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是西安事变的目的,不是影响。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下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

A. 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C. 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D. 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查看答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代史上,日本割占中国宝岛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半个世纪”是指

A. 1894-1944年

B. 1895-1945年

C. 1896-1946年

D. 1899-1949年

 

查看答案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会战”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查看答案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旅顺大屠杀惨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