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会战”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由此判断与第三次长沙会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九战区国民革命军部队在湖南岳阳新墙河至长沙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本军队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由于该战役中方大获全胜,因此又称长沙大捷。1941年12月24日一1942年1月15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赢得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选项D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保卫大武汉是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旅顺大屠杀惨案

 

查看答案

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八七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遵义会议

 

查看答案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 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B.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 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三大战役——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查看答案

“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在这“两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国的代表人物有(  )

①孔子;

②徐光启;

③黄宗羲;

④陈独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④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