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西北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摘编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经济和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指明其意义。

(2)材料三中的“事业”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该“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据此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1)经济上: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军事上: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反帝反封建;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经济上: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军事上: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可知,材料三中的“事业”是指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即反帝反封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一政策主张?该政策是怎样得到确立的?    

材料二: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电报(1937年7月8日)

(2)例举共产党实现上述承诺的一项史实。   

材料三: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共产党人》发刊词

(3)联系材料一二,论证“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武器”。(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查看答案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 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查看答案

下列可以证明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的历史资料是

①国会纵火案档案                       

②《慕尼黑协定》文本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与该命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A. 突袭波兰    B. 进攻法国    C. 突袭苏联    D. 偷袭珍珠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