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一政策主张?该政策是怎样得到确立的?    

材料二: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电报(1937年7月8日)

(2)例举共产党实现上述承诺的一项史实。   

材料三: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共产党人》发刊词

(3)联系材料一二,论证“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武器”。(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1)联共;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到军阀的主张,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从而事实上确立了联共政策。 (2)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后,根据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3)答案示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见,中国只有建立统一战线,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可知,此内容体现了孙中山联共的主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到军阀的主张,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从而事实上确立了联共政策。 (2)依据材料信息“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可知,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后,根据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3)依据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见,中国只有建立统一战线,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 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查看答案

下列可以证明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的历史资料是

①国会纵火案档案                       

②《慕尼黑协定》文本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与该命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A. 突袭波兰    B. 进攻法国    C. 突袭苏联    D. 偷袭珍珠港

 

查看答案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是指

A. 江西瑞金    B. 陕西延安    C. 甘肃会宁    D. 贵州遵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