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一佛教

D. 黄河流域——甲骨文

 

B 【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以金字塔为代表的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故A项的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故B项搭配不正确但符合题意;佛教属于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流域,故C项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甲骨文是中国文明,出现在黄河流域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既能表示语义,又能表示语音,且笔画由粗到细的文字,这种文字是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甲骨文

D. 小篆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1942年1月1月签字于华盛顿。

——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世界发展也面临着国际金融秩序震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毒品泛滥,世界性难民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风险与挑战。

——摘编自时事政治资料

(1)材料一中的“本宣言”是指什么?该宣言的签署及发表对于“战胜希特勒主义”、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2)要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材料一中各国应对危机的何种策略或方式最值得借鉴?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五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2)材料二中的“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