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

(题文)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变化: ①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④形成高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背景: ①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②列宁逝世,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③处于帝国主义包围;④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 影响: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走出经济危机; ④避免了法西斯上台,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⑤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⑥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⑦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答出其中3点, 即可得分) (3)相同点:①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②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③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言之有即可的酌情给分) 启示:①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②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重要手段;③不同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④不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进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表现在: 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高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是: 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等。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了。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使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走出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等等。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包括: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等等。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重要手段;不同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不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进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五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2)材料二中的“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查看答案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 全球化    B. 信息化

C. 工业化    D. 单一化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