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蓄谋已久突发难,一夜占领沈阳城,面对残垣断壁景...

“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蓄谋已久突发难,一夜占领沈阳城,面对残垣断壁景,中央却下撤退令,可怜一帮东北兵,别母离妻入关行,东北从此铁蹄踏,千万同胞如浮萍。”这首打油诗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皖南事变

 

A 【解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诬陷中国军队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段铁路,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A项符合题意;B项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张学良发动的事变,不符合题意;C项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不符合题意;D项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国民党发动的事变,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并焚毁的皇家园林是

A. 颐和园

B. 承德避暑山庄

C. 故宫

D. 圆明园

 

查看答案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描述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单个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俄《改订条约》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羸政)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众望所归,首先是契合了各国求发展、谋合作的共同愿望;第二是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被广泛地认同和接受;第三是我们的做法是与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平等互利合作。

——《大国外交》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王朝?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两例。从材料二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三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名称写出来。这条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弘扬古丝绸之路哪些精神?

 

查看答案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贵者累百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这一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