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 创办民用工业

B. 任用维新人士

C. 实行三民主义

D. 宣传民主科学

 

A 【解析】题干的“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的大意是欠缺了本应具有的民间日用之物。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民用工业。故A符合题意;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与任用维新人士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张之洞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张之洞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 获得赔款2100万元    B. 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 开放五处口岸通商    D. 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 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 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小短文需包括材料中四位人物的主要成就,以及对其成就的评价,他们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表述成文,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针对于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材料二:“帝引见朝臣,记断北语,一从正青……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

——赵翼《廿二吏札记》

(2)材料二中的“帝”是谁?上述材料体现了他哪些改革措施(举)?这一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3)材料三中④所示是哪一少数民族?四世纪后期该民族建立的哪一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该政权曾任用汉族大臣进行改革,这位大臣是谁?

 

 

查看答案

读图并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请你写出它的名称。

(2)你知道开辟和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吗?请各写出一位。

(3)举出通过这条通道,由汉朝传人西域的物品和技术各一例。

(4)为了加强对这条要道的管理,保护商旅往来,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5)当今,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你认为这一举措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