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封制;周天子。(2)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天子作战。巩固了西周的统治。(3)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周天子。 (2) 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周天子调兵等;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 依据“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王室衰微,诸侯强大是“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 如下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西周的姬姓封国表及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西周姬姓封国表

(1)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周分封的主体力量是什么?从《周室势力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封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大河流域?

(2)为什么周天子要分封诸候?受封的诸候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

(1)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出现分别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什么时代?我国何时出现铁器?伴随铁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

(2)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序。

(3)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子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概括材料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一方面的言论和主张?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4)如何保留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题文)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及儒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 仁和礼    B. 礼和法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