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诗圣”之誉的唐代诗人是 A. 杜甫 B. 吴道子 C. 李白 D. 白居易

有“诗圣”之誉的唐代诗人是

A. 杜甫

B. 吴道子

C. 李白

D. 白居易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A项符合题意;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B项不合题意;李白的是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而被称为“诗仙”,C项不合题意;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 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

C.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D.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查看答案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 朋党之争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 艺术的繁荣状况    B. 农业的发展状况

C.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 开放的社会局面

 

查看答案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写的是

A. 筒车

B. 耧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查看答案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统一南北

B. 创立科举制度

C. 开通大运河

D. 修建长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