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 朋党之争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B 【解析】依据材料“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结合课本所学,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了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开始由盛转衰。B项符合题意;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朋党之争、藩镇割据,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人民无法生存下去,不断发动大规模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 艺术的繁荣状况    B. 农业的发展状况

C.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 开放的社会局面

 

查看答案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写的是

A. 筒车

B. 耧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查看答案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统一南北

B. 创立科举制度

C. 开通大运河

D. 修建长城

 

查看答案

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一:(元)世祖……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元世祖”叫什么名字?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被称作什么?为对内地十个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朝中央哪一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地区?请写出元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的名称?

 

查看答案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前朝的建立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在当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