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 时间 年龄 生平 1...

阅读下列材料: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

时间

年龄

生平

1887年

1岁

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

1898年

12岁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1911年

25岁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1919年

33岁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1921年

35岁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1931年

45岁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1951年

65岁

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1953年

67岁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1954年

68岁

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

1966年

80岁

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

1978年

92岁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12岁、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刘国钧先生45岁时作抗战条陈、65岁时踊跃筹款、80岁被迫作书面检查的背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反映了先生对“三大改造”中哪一“改造”的积极响应?

(4)刘国钧先生68岁时参加的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5)请简要评价刘国钧先生。

 

(1)历史事件:12岁: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5岁:武昌起义(辛亥革命)、33岁:五四运动、35岁:中共成立(中共一大)。 (2)45岁:九一八事变;65岁:抗美援朝战争;80岁:“文革”。 (3)行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评价:刘国钧先生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刘国钧先生12岁时是1898年,当时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刘国钧先生25岁时是1911年,当时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刘国钧先生33岁时是1919年,当时爆发了五四运动;刘国钧先生35岁时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2)根据表格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刘国钧先生45岁时是1931年,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刘国钧先生65岁时是1951年,中国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刘国钧先生80岁时是1966年,红卫兵代表的是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3)根据表格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刘国钧先生68岁时是1953年,“公私合营”反映的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式。 (4)根据课本所学,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刘国钧先生是一位民族资本家,在国家面临战争、改革时期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刘国钧先生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数据(见下图)。

﹣﹣数据来自中国三农信息网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新浪网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3)“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新华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指出:……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中国政府网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1958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的。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的矛盾,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行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5)我国建国以后在农村进行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3分)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1分)

 

查看答案

时间冲刷出有中国历史的真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声的宣示)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摘自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严的宣告)

材料三:“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不变的信念)

(3)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