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新华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农业稳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新华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指出:……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中国政府网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1)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 (4)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解析】(1)根据图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这是1950年开始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 (2)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由于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开始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等等。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说明了党和政府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1958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的。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的矛盾,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行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5)我国建国以后在农村进行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3分)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1分)

 

查看答案

时间冲刷出有中国历史的真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声的宣示)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摘自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严的宣告)

材料三:“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不变的信念)

(3)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查看答案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与“近代开端”、“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5)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