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方向.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 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 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 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1)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洋务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罗斯福;“对工业的调整”. 【解析】 试题(1)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作出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罗斯福新政四项内容,其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美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开始对对工业进行调整,加强对工业控制和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富强)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查看答案

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发明

出现发展

影响

造纸术

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     (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大人促进了类文化的传播

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查看答案

某学校决定举办一次宣传广东的主题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探究下列问题:

(1)展示一:古代海外贸易篇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经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2)展示二:近代社会变革篇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什么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3)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哪一所学校?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领导了一场什么战争?该学校的创办和这场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

(4)展示三:现代改革开放篇

20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深圳为例,说一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5)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50字)。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分别注上属于哪个时期。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

(题文)歌声承载着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歌声响彻全世界)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1)材料一中的“歌曲”在哪次会议中被定为代国歌?这首“歌曲”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被奏响,是为了庆祝哪一重大盛典?

(歌声激励保家国)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

(歌声谱写大篇章)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的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请写出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诗篇”指的是哪一事件?

(歌声彰显民族情)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4)为了确保材料四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平等、团结和发展,我国还制定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该制度的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