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会议航向的转变是由于 (   )

A. “平等互惠”成为各国共识    B. “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认可

C. 成功解决了亚非的发展问题    D. 赶走了帝国主义国家参会代表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在万隆会议中,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材料中会议航向的转变是由于“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认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更大的贡献在领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此观点重在强调邓小平(   )

A.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D. 文革后期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查看答案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如下图)。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尊严开始于( )

A. 中华民国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一五计划完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哪一重大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事件是哪一节日的由来?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上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

(3)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 “当家作主站起来” “改革开放富起来” 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4) 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有哪些感悟?

 

查看答案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依据材料一回答,“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事件是什么?

(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写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名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 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4) 请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今后促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因素有哪些?并谈一谈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一员,应以怎样的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

 

查看答案

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是周恩来辩证思维方式的实践范例。

(1) 材料一中求同存异的方针最早提出是在哪次会议上?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跨过太平洋,开始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破冰之旅”,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了一句载入史册的名言:“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2) 材料二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署了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在香港主权问题的谈判时,直言对撒切尔夫人说:“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哪一天?这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成功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