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依据材料一回答,“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事件是什么?

(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写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名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 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4) 请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今后促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因素有哪些?并谈一谈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一员,应以怎样的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邓小平 海南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可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一员,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改革任务细化、具体化,要把准改革方向、敢于担当,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以滴水穿石的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事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后促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因素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可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一员,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改革任务细化、具体化,要把准改革方向、敢于担当,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以滴水穿石的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是周恩来辩证思维方式的实践范例。

(1) 材料一中求同存异的方针最早提出是在哪次会议上?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跨过太平洋,开始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破冰之旅”,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了一句载入史册的名言:“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2) 材料二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署了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在香港主权问题的谈判时,直言对撒切尔夫人说:“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哪一天?这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成功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2) 图二是1958年我国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你相信图二中1958年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3) 从图三你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4)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查看答案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李四光    D. 钱学森

 

查看答案

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