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图一...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2) 图二是1958年我国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你相信图二中1958年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3) 从图三你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4)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1)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不是大跃进浮夸风虚报产量。(意思对即可) (3)1979年后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经济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试题(1)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左倾错误的体现,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不是,大跃进浮夸风虚报产量。 (3)本题考查的是在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三大改造符合中国国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符合中国国情,所以说这让我们认识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查看答案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李四光    D. 钱学森

 

查看答案

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想去参观“大包干纪念馆”,他应该前往

A. 北京    B. 深圳    C. 安徽凤阳小岗村    D. 上海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 科教兴国    B. 素质教育    C. 希望工程    D. 义务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