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西藏和平解放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选项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4月;选项C新中国的成立,是指1949年10月;所以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题文)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B. 当家作主    C. 胜利曙光    D. 重返联合国

 

查看答案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1)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经济格局呈现什么趋势?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2)结合材料一分析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的“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什么?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

(3)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两例予以说明。

(4)据材料三的史实,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