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

《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内容。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隋炀帝,依据已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杨坚实现国家统一,其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故题肢①④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水北调工程(如下图)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京杭大运河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A. 夏朝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夏桀将自己的统治比喻为像太阳一样长久,商纣说他会有上天的保佑,没有人能推翻他们的统治。他们的话对吗?假如不对,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2)材料二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3)据材料三,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五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羽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5)材料五反映了汉初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对商鞅变法进行了探究,邀你参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1)图一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______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4)据《史记》记载,太子即位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商鞅虽死,但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人物是______,(2分)他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6)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