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此处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指( )

A. 地心说    B. 相对论    C. 经典力学    D. 万有引力定律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打破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与题干信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相符,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两幅图片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项措施(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 提倡文明开化

D. 努力发展教育

 

查看答案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三国同盟的形成    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查看答案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巴黎公社

C. 英国宪章运动

D. 美苏争霸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战后,大片的楼房倒塌,整个城市已是瓦砾一片,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遭到炮弹轰击的土地,人马尸体随处可见。

(1)材料一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火星”是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战争给人类留下许多警示,请你把最深的感受写出来。

 

查看答案

14—17世纪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2)请列举两个事件各自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3)简要回答“世界被发现”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