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战后,大片的楼房倒塌,整个城市已是瓦砾一片,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遭到炮弹轰击的土地,人马尸体随处可见。

(1)材料一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火星”是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战争给人类留下许多警示,请你把最深的感受写出来。

 

(1)巴尔干地区 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战争的残酷性。 (3)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解析】(1)材料一中的欧洲的“火药桶”指的是巴尔干半岛,这里历来是国际关系中复杂、多事的地区,素有“火药库”之称。在这里,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的问题既相互影响,盘根错节,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1914年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到被奥匈帝国侵略的波斯尼亚访问,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2)根据由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共造成交战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机”。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3)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常残酷,给世界各国人民带着沉重的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故本问可围绕“我们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17世纪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2)请列举两个事件各自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3)简要回答“世界被发现”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中美关系正常化40多年来,起起伏伏,可谓风雨兼程,但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何时?在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哪一问题举足轻重?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3)你认为当今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我们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用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3)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每当我们唱响这首歌曲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李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根据下图提示框的信息,她应选择的答案是

A. 莎士比亚

B. 列夫·托尔斯泰

C. 伏尔泰

D. 牛顿

 

查看答案

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在生活中不可能享受到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