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变法得到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

(2)请指出卫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请说说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1)商鞅;秦孝公 (2)富国强兵 (3)①确立县制,②废除世袭特权;③编户籍,明法度;④废井田,鼓励耕织;⑤统一度量衡;⑥奖励军功; (4)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富兵强,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了变法。因此,在材料中的“卫鞅”是商鞅;变法得到秦国秦孝公的支持。 (2)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可知,卫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因此,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确立县制,②废除世袭特权;③编户籍,明法度;④废井田,鼓励耕织;⑤统一度量衡;⑥奖励军功; (4)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及上述分析可知,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富兵强,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的话。

(1)这位思想家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他在晚年编订了什么史书?他的思想有什么地位?

(4)他提出了好多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主张,请你写出对你的学习最有帮助的两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儿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这个水利工程在今天还有那些价值?

(4)这两位水利专家都能治水成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材料二: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

材料三:唐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忧忧,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材料一指的传奇人物是谁?他有什么贡献?

(2)材料二中的传位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3)材料三是一首朝代歌,“春秋战国乱忧忧”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纷争混乱的局面。各诸侯王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相互之间发动战争。在这一时期,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北上中原,成为霸主的诸侯王是谁?

 

查看答案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学习态度要老实    B. 因材施教    C. 兴办私学    D. 仁者爱人

 

查看答案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