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代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和统治政策,往往直接影响着其政权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和统治政策,往往直接影响着其政权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材料二

清代赵翼在评价秦朝修长城时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招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2材料二中“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说明了什么问题?除此外,秦末的暴政还有哪些?试列举两例。

材料三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如果他们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4材料四说明汉初统治者意识到了统治危机,采取了什么政策?请用史实说明,汉文帝和汉景帝在解决农业、农民问题上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

5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王朝兴亡的史实,谈一谈你的认识。

 

(1)商纣。最终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 (2)说明了秦朝徭役繁重。暴政: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秦二世更加残暴。(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3)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不同意理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迟早也会爆发。 (4)政策:休养生息。 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3分) (5)暴政往往导致亡国,统治者应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纣王的暴政的相关知识点。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商纣王最终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亡。 (2)此题考查秦朝的暴政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二中“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说明了秦朝徭役繁重,这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除此外,秦末的暴政还有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秦二世更加残暴。 (3)此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三反映的是公元前209年,发生在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有人认为,如果他们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迟早也会爆发。 (4)此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点。材料四说明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意识到了统治危机,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在解决农业、农民问题上采取的积极的措施包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5)此题考查从古代王朝兴亡的史实中得到的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历史上的商朝、秦朝都是由于统治者实行暴政,失去了民心,导致国家的灭亡。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暴政往往导致亡国,统治者应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商纣王的暴政;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的暴政;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陈胜吴广起义;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文景之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2)图二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治国主张中的很多观点在今天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他治理国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韩非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4材料三中的“臣”是谁?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历史术语概括这个建议。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受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

(1)材料一中“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材料二

“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材料三反映出秦朝在地方建立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从材料三中你能找到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吗?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成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4)根据材料四,概述这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结合材料四说一说,“敦煌的郡守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司隶校尉奏报给汉武帝”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就在我们身边。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工具话发展】

(1)请结合这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使用图一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举出一例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

(2)图二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遗存现变革】

 

(3)图三、图四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著名的改革?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些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工程显历史】

(5)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什么?它有何功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权利的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查看答案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B.只是加强对国家边疆的统一

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