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列强开设工厂,这就是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是一次不彻底的变革,它不仅没有给人民带来民主,而且也没有给一般的资产阶级以充分的民主,只不过使政体从封建领主专制转向了另一种专制;不过,它还是让这个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让这个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追赶上了世界现代化的脚步。“这里评述的是(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他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进入了一个由欧洲和美洲传统整合而成的社会,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这块新大陆里逐渐注入了一种新的文化血液。“材料论述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黑奴贸易        D、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说:“这些新知识分子……他们(指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下列对这场”思想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有(  

它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           B、              C、             D、

 

查看答案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格的,现在排队而来。”在近代他们“排队而来”的目的是(  

A、和中国进行正当贸易                   B、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

C、和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D、支援中国现代化建设

 

查看答案

“教师:……第二个国家是英国。生:一方面英国要严重地削弱德国,并向德国索要大量的战争赔款,另一方面英国要反对法国,避免对德国的过份肢解和制裁,目的是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以上师生讨论的主题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