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格的,现在排队而来。”在近代他们“排队而来”的目的是(  

A、和中国进行正当贸易                   B、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

C、和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D、支援中国现代化建设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近代”,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由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存在,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第二个国家是英国。生:一方面英国要严重地削弱德国,并向德国索要大量的战争赔款,另一方面英国要反对法国,避免对德国的过份肢解和制裁,目的是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以上师生讨论的主题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驻京美军派兵守卫紫禁城。守卫区域包括紫禁城正门出入口的午门以及紫禁城内各殿堂庙宇建筑设施,还有各公王府以及三宫六院妃子太监的所有居所。”《老旗帜之下》中美军指挥官回忆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执政者常常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俄)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摘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前的小块田

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苏俄推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结合材料分析该经济政策中的粮食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在推行工业化的同时还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到1936年基本完成该两项政策,在此基础上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请简要叙述该部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了调整,叙述他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1分)

 

查看答案

进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追求政治民主是人类的共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摘自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例,提及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最早发生在1649年,当时英国是通过什么途径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2)材料二中“美国的开国之父们设计的美国宪法”是什么宪法?(1分),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述这部宪法“制衡最大化”的体现。(1分)

(3)材料三中指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分析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1分)简要叙述法国大革命在思想传播上的积极意义。(1分)

 

查看答案

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仍然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各游牧民族,出于各种原因,一批又一批地从大漠南北或河西走廊,自东向西迁徙移牧,远在张骞通西城前,已踏出了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草原通道。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说,中华各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开通、维护和发展,都各自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自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

材料二  在隋末唐初时,吐蕃先后统一了唐旄、羊同、苏毗、附国等由羌族或其它族组成的部落,逐步把现在青藏高原上分散居住着的一百几十个原始羌族部落和西域一些非羌族部落等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吐蕃。松赞干布在位的年代,正好与唐王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李世民同时。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松赞干布遣使来唐聘问,唐派使臣冯德遐前往逻安(今拉萨)通好。这是中国史上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统一王朝与吐蕃建立往来关系的开始。

——摘自李文实《中国历史上唐与吐蕃的关系》

材料三  元朝时候,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的交往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1分)汉朝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对吐蕃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用一句话概述当时唐与吐蕃的关系。(1分)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民族融合出现的新发展,其表现是什么?(1分)

(4)由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