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1分)用哪一称号最能说明该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和欧洲第一位的分别是哪个国家?(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能抚平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源在哪里?(1分)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1分)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4)在宪章运动中,英国工人提出的政治要求是什么?(1分)

(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哪次斗争?(1分)

(6)是谁最早实现了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梦想?(1分)

(7)上个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有人开始担心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滑向资本主义。为此,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你知道这三条标准是什么吗?(3分)

 

(1)英国(1分)  “日不落帝国”(1分)    (2)美国(1分)   德国(1分)    (3)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4)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1分)    (5)巴黎公社(1分)    (6)列宁(1分)    (7)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分)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1分)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分) 【解析】第(1)(2)问纯粹是基础知识的再现,考查识记能力,没有技巧而言; (3)注意时间提示,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的大事件,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至于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4)属于识记知识。 (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实现了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梦想,而领导者是列宁。 (7)属于识记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加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以上材料都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请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图3和图4分别提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它们的使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飞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分)日本哪两座城市在二战中遭到了核武器的袭击?(2分)

(3)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2分)并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想。(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 ——以上材料都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英雄吉鸿昌的绝命诗

(1)即使“大将筹边”,也不能改变当时中国领土被蚕食、被侵略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吉鸿昌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是因为国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4)今年,日本当局借中国政府忙于处理南海争端之机,企图占据中国钓鱼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曾经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占据过钓鱼岛?(1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后半期,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先后被收回,请分别列举与这两条运河相关的殖民国家和主权所属国家名称(4分)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查看答案

列举“三权分立”学说中相互制约的三种权力。(3分)

 

查看答案

列举与下列作品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2)“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