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 ——以上材料都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英雄吉鸿昌的绝命诗

(1)即使“大将筹边”,也不能改变当时中国领土被蚕食、被侵略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吉鸿昌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是因为国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4)今年,日本当局借中国政府忙于处理南海争端之机,企图占据中国钓鱼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曾经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占据过钓鱼岛?(1分)

 

(1)清政府的腐败(1分)   (2)巴黎和会(1分)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   (3)不抵抗政策(或者“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可)(1分)   (4)《马关条约》(1分) 【解析】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要找根本原因,这里要从政治方面找,而不是从经济方面,应该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巴黎和会上谈到的主要是日本接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的问题,各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出卖了中国,之后中国进步学生爆发了五四运动,该场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不抵抗政策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的消极不抵抗政策。 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后半期,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先后被收回,请分别列举与这两条运河相关的殖民国家和主权所属国家名称(4分)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查看答案

列举“三权分立”学说中相互制约的三种权力。(3分)

 

查看答案

列举与下列作品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2)“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对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电子计算机                               B.知识经济

C.生物工程技术                             D.航天技术

 

查看答案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下列选项与经济全球化无关的是

A.跨国公司抢占世界市场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南联盟抗议北约暴行  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