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加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以上材料都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请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图3和图4分别提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它们的使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飞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分)日本哪两座城市在二战中遭到了核武器的袭击?(2分)

(3)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2分)并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想。(1分)

 

(1)一战:萨拉热窝事件(1分)  二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     广岛(1分) 长崎(1分) (3)残酷性(1分) 破坏性(1分) (与之意思相近即可)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在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在巴尔干半岛发生,这次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根据图二的时间提示可知是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战争具有残酷性,破坏性,灾难性。感想属于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 ——以上材料都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英雄吉鸿昌的绝命诗

(1)即使“大将筹边”,也不能改变当时中国领土被蚕食、被侵略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吉鸿昌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是因为国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4)今年,日本当局借中国政府忙于处理南海争端之机,企图占据中国钓鱼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曾经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占据过钓鱼岛?(1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后半期,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先后被收回,请分别列举与这两条运河相关的殖民国家和主权所属国家名称(4分)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查看答案

列举“三权分立”学说中相互制约的三种权力。(3分)

 

查看答案

列举与下列作品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2)“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对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电子计算机                               B.知识经济

C.生物工程技术                             D.航天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