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出现浑浊,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终产物,请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
(2)请写出甲瓶或丙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性质回答前一空;根据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性质回答. (2)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性质书写. 【解析】 (1)甲瓶处是空气的进入端,要证明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就要从吸入的气体中除去二氧化碳,以防止它干扰产物的判断,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可以吸收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进入丙后,由于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如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则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 (2)甲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 (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CO2+2NaOH═Na2CO3+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殷同学用CuO、Fe2O3和Cu2(OH)2CO3及O2、H2和CO等,进行探究性实验.他的实验过程是:如图所示,(1)若X是CuO、Fe2O3,和Cu2(OH)2CO3中的一种,而Y是O2、H2和CO中的一种,试推断X和Y的组合可能有哪几种?
(2)若X是C和CuO的混合物,Y是CO2,这种组合行不行?为什么?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为了弄清一个防空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乙两个兴趣小组的同学从防空洞内采集了一些气体样品,分别用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气体成分.)manfen5.com 满分网
(1)甲组采用分别检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①当选用B装置时,B中出现______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水蒸气.
②当选用D装置时,D中溶液变混浊,证明样品中含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当选用______装置(填序号)时,该装置无明显现象,证明样品中不含一氧化碳.
(2)乙组采用上述仪器按B→D→C→E→A顺序连接用来检验气体样品,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有了上述检测结果后,进人防空洞前还需进行______试验,因为空气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超过10%时,可以使人窒息,以致死亡.
查看答案
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已见有报道的还有:⑥C60,⑦C3O2,⑧C5O2⑨C12O9等.
(1)其中属于碳单质的有______,属于碳氧化物的有______(均填序号).
(2)根据CO与CO2两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中碳元素或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反应物的关系,确定C3O2转化成CO2的另一反应物,类推写出C3O2完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O2 查看答案
在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教师用下图所示装置设置问题情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初中化学知识来进行分析推理:(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未画出)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时,通过足够的压力作用使气体x从左向右依次通过灼热的y、装置(b)、(c)…,学生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
①(a)中y逐渐由黑色变为红色;②(b)中z变为蓝色;③(c)中出现浑浊.
请你据此分析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z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3)将x的三种可能组成填于下表.(注意不能填写与(a)、(b)、(c)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无关的气体
123
   

查看答案
“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2002年5月22日“东方时空”中的一个节目的标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神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然又一次放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