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有的很快,如爆炸,...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有的很快,如爆炸,有的相当慢,如铁生锈.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内因是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除此以外,催化剂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旺;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这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那么,温度和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猜想与假设:a.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锌粒、5%盐酸、20%盐酸.
利用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探究,如果假设是a,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
如果假设是b,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在实验中,通过观测___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4)结论与解释:实验证明,条件相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金属的反应速率越快.其它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从反应物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角度,你认为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个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快慢的事例.______
(3)根据a、b的要求以及药品可知改变的量以外其他条件不变进行解答; (4)根据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进行解答; (5)根据常见的反应进行解答. 【解析】 (3)a是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控制的变量是:温度、锌粒和盐酸的量都相同,只用盐酸的浓度不同;b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控制的变量是:锌粒的质量、盐酸的浓度和体积都相同,只用温度不同;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在实验中,通过观测观测气泡产生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量)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4)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 (5)只要是通过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或浓度,来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事例均可,例如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3)温度、锌粒和盐酸的量;锌粒的质量、盐酸的浓度和体积;观测气泡产生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量); (4)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 (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名三岁的儿童不慎将某种食品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撒入眼中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这个悲惨事件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酿成悲剧的原因.______
(2)看到这则报道后,小静留意到,家里也有一包包装破损的生石灰干燥剂.小静通过下表中的实验1证明这包干燥剂完全失效了.现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包变质后的干燥剂其成分是什么?将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
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①取小纸袋中适量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②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样品不溶于水
②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干燥剂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2:
变质后的物质是______
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如果我们呼吸的清新的空气需要用金钱来购买,如果清澈的水是来自我们的眼睛,那我们的生活还会这样充满快乐吗?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以“我们周围的人喝的是什么样的水”为主题,开展一次科学调查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和他们一起踏上科学探究之旅.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科学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请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紧扣“我们周围的人喝的是什么样的水”这个主题,围绕生活用水的质量和水污染,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需要探究的问题.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要维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从化学的角度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和控制化学变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环利用模式,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材料1: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材料2:manfen5.com 满分网
下表是目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10光合作用110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5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2
材料3: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碳元素循环模式,它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实现碳元素的循环.其中“”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表示物质发生的变化,“”表示在变化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虚线框内表示理想的碳元素循环体系.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利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1中,通过化学变化,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材料3和2中可以看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目是为了获取能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材料2和3提供的信息,在材料3循环体系中,要保障能量的供给,同时要维持该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从物质变化的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种不同的措施即可)           
(3)根据材料3,试分别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消耗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
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办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3)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净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和用洗洁净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要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将杂质从混合物中除去;②将有用物质从混合物中取出.以下除去混合物中杂质的方法中,与②的思路一致的是( )
(1)已知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分别是-183℃和-195.8℃.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可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液态空气的方法.
(2)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3)海盐厂以海水为原料,用太阳能蒸发法晒得粗盐.
A.(1)
B.(2)
C.(1)(2)
D.(2)(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