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 中国的白银矿产资源丰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这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推广                      B.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增进

C.皇权的加强                        D.南方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

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         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 美国的种族歧视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罪恶的黑奴贸易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 资本输出    B. 武力威逼    C. 人口流动    D. 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为1750-1850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

B. 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C. 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 中等阶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 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三次发展高峰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 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B.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D. 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男尊女卑观念顽固坚持

B. 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 天朝上国思想继续发展

D. 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推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 经济特区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在宾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反映出胡佛政府

A. 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B. 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

C.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

A. 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

B. 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

C. 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

D. 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提高了美元的地位

B. 都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 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 都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救治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护士”是美国国会

B. 此次救治完全治好了“山姆大叔”的病

C. “山姆大叔”的病根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 第一副药方是社会救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他

A. 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 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 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 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丰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 新经济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

D. 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7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均由美国人担任,而其姊妹机构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之位则一直由欧洲人把持,这一“潜规则”反映了

A. 美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

B.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遏制

C. 美国和西欧联合操纵世界经济与贸易

D. 美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明确分工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 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 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 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组织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D. 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D. 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在月黑风高之夜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戴高乐的做法

A. 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B. 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

C. 导致法美两国的贸易争端    D. 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A. 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 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C. 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 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由于出现了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也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了国家的财政市场……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也就是间接控制了人口。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买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皆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城之外面,由国家直接经营商业,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

—摘编自程念棋《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1)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

材料二至两宋时期,国家建立了逐渐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其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市镇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以税收为核心成为宋代设镇的主要标准。这些新兴商业市镇所创造的商业税收也确实在财政上对宋朝政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明清时期,运河沿岸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元代朱德润在《飞虹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婉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比较单一和正统。晚清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并指出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哥伦布的大交换”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  

——摘自克罗斯比(美)《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视角二  “太阳下的新事物”

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界的环境变化前所未有。……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炼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已经影响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

——麦克尼尔(美)《太阳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视角三  “着眼于未来”

1945年以来,惊人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后果——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耗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这种付出高额代价的增长将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历史研究》(2013.3)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理解,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一罗斯福(1936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主要政策措施是什么?通过改革调整,美国形成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三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我国(指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发展经济的结果……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即一切为了GDP。

—摘自(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

(3)材料反映作者的经济发展主张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的“战争”有什么共同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