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 美国的种族歧视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罪恶的黑奴贸易

 

D 【解析】题干说,“黑人……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在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了持久的黑奴贸易,大量黑人被从非洲贩卖至美洲,背井离乡,亲人失散。黑人中流行的音乐往往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对命运的愤懑之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种族歧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明显的时间,无法断定是二战之后,故B项错误;“吉他与流行音乐”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查看答案

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

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         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

 

查看答案

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这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推广                      B.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增进

C.皇权的加强                        D.南方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 中国的白银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