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生不但是短促的,而且是由一系列三岔路口构成的,人生三岔路口需要行路者作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这说明

①哲学是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工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了

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 

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7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字母aoe。专家解释,对刚走进学校的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说明( )

①客观与主观总是统一的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④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经过191次低沸点实验,终于发现并提炼出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生命。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都是人们认识的来源

意识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关研究初步证明,雄孔雀尾羽的眼点数与其免疫力、后代的存活率呈正相关。漂亮尾羽的雄孔雀能提高交配成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被天敌捕食的风险,但漂亮尾羽增加的被捕食风险通常可以通过增加交配机会来弥补。这表明

①没有被捕食的风险,孔雀才能更好地生存与繁衍

②人们对孔雀的认识深度取决于对雄孔雀尾羽眼点数观察

③研究雄孔雀尾羽眼点数能更全面地揭示孔雀繁衍的原因

④交配选择机会与被捕食风险的对立统一促进了孔雀的繁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这样一段动画短片:一个小女孩儿偷懒玩游戏,桌上玩偶大小的智能机器人替她做作业。终日抱着手机的女孩没有注意到,每做一次作业,机器人就长大一点,从站在桌上到坐在桌边,直到有一天,真人大小的机器人背起书包去上学,在她诡异的笑容前,女孩变成了玩偶。上述故事(  )

是对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的能动反思 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 

如实地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警告我们人工智能的智慧最终会超越人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会标的主图案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五种颜色代表着金砖五国。既象征五国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未来,也有着金砖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深刻寓意。会标图案的精巧设计体现出(  )

A.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复制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当地时间201512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借助LIGO探测器,直接观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测被证实。这有力地证明了

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引导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某一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先进的认识工具可以延伸人们认识的器官

任何认识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真伪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否认了联系的观点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                ④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7·北京文综)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揭示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A. 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 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每个人都是绿色生活的主角。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做绿色生活的有心人,让绿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打造共同的生态家园。这启示我们( )

A. 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统帅作用    B. 只要不断地积累就能达到事物的质变

C. 办事情要从点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D.量变是事物前进发展的前提和归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指出,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说明( )

①发展是事物显著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②新出现的事物最终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③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两句谚语共同表明

①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筐好苹果里,结果你得到的将是一筐坏苹果。”“坏苹果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B. 人们能够改变和创造联系

C.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 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认识正确的是 (  )

部分独立于整体,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不会影响整体 立足整体,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习近平在十九大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变化的哲学依据是(  )

A.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B.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C. 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

A.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 树立创新意识

C. 注重量的积累    D. 抓住主要矛盾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的是蠢材。

A. 量的积累要实现质变

B. 联系要体现多样性

C.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

D.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朗读者》这一经典台词蕴含的哲理有( )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反相成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吴京的《战狼2》取得空前的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即“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里面有很多国家符号和国家形象,包括国徽、国旗,最后的护照等,这是对好莱坞类型的一种中国式改造。这主要体现了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事物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各不相同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打蛇要打七寸”,这些说法告诉我们

A.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 要学会统筹兼顾次要矛盾

C. 要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    D. 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是永恒发展的②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要求人们(  )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划清新旧事物的界限,抛弃传统 

大胆怀疑一切,破除一切           ④发扬辩证法的革命评判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输出大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②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710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在会上,他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促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2017年5月14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位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

“一带一路”战略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国家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大智慧。

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立足长远,共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

“一带一略”建设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的?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进入2010年以来,旱灾、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问题再一次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10~2017年我国粮食持续8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