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下列说法与此蕴含...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D 【解析】材料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蕴含的哲理与其一致,D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获取知识的途径,与题意不符;B项强调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意不符;C项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或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字母aoe。专家解释,对刚走进学校的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说明( )

①客观与主观总是统一的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④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工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了

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 

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