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经过191次低沸点实验,终于...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经过191次低沸点实验,终于发现并提炼出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生命。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都是人们认识的来源

意识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①错误;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②错误;“经过191次低沸点实验,终于发现并提炼出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说明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同时也说明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③④符合题意。   理 解   原 因   误 区   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查看答案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字母aoe。专家解释,对刚走进学校的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说明( )

①客观与主观总是统一的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④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