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合肥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传统的“礼仪”由古人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可见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③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它对人们的影响就总是积极的

④礼仪修养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示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右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及痛悼。这体现了

A. 民族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

B. 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C. 文化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D.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己所欲不,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

A. 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里约奥运会既是经济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一个个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

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

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6年10月29日,“第二节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张岂之获得“国学终身成就奖”。张岂之先生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坚守它,做好传承工作。我如果生命还能延续下去,还要在这六个字上下功夫:传承,创新,发展。”由此可见

A. 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B.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C. 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D. 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得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有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

①“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
文化具有继承性,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世代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 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但现在很多节气讲究都没有了,只有饮食习俗传了下来,北方吃饺子,南方好多地方吃汤圆,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更持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南锣鼓巷,这条北京东城最古朴时尚的胡同有着地道的北京味儿,也有各种雅致情调的内涵酒吧,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然一体,人们徜徉于古今交错、中西合璧的时空之中,被传统与时尚的和谐交融所深深折服。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统一             

②北京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④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显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 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 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认真加以分析。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生辰八字,决定命运

②放下生死,升天圆满

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沽满铜臭气。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推动公益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②坚持“双百”方针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

①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立足科技创新,以增进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

③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

④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陪伴中国人走过30多年,全家围坐看春晚成为很多家庭除夕夜不可或缺的内容。每年的春晚人们总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评价,春晚难办,很重要的难在“众口难调”。因为

A.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B.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高雅文艺,而非通俗文化

C. 春晚应该充分反映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创新

D. 办好春晚应坚持以我为主,不能迎合观众需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传播文化不能单纯搞商业运作

B. 发展文化应更多地注重多样的传媒工具

C. 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D. 要把大力发展经典作品作为重点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但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的了解。最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文化自觉

B. 文化塑造人生

C. 文化交流

D. 传承优秀文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 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2016年12月12日在京举行,习近平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因为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句话启示我们

A.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B.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 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能造福人类

D.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只有坚持以道德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应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在科学文化陶冶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④把强化公民法治信仰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一部名为《红色气质》的微电影横空出世,引发影视界和舆论的关注与好评。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红色气质》将家国情怀贯穿到整部影片中,在9分05秒的片长中,每一帧、每一秒,都是历史瞬间的珍贵记录,更是红色气质的传承弘扬。

材料一:《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和独具匠心的构思,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散发出独特的红色魅力。《红色气质》没用一个电影明星,却“动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的革命英烈,他们比任何明星都更加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他们是明星,是历史的明星、国家的明星,是光照家国情怀永不泯灭的恒星!

材料二:历史照片,人物讲述,跨越时空,同志“相聚”,亲人“重逢”,三维特效,新媒体理念支撑……《红色气质》匠心独运,让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红色气质》微电影按照院线标准制作,电视、络与移动终端等平台都可传播,人们爱看、爱传、爱议,从中感受到红色正能量的巨大感召力,温暖生活,激励人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红色气质》的成功对我国红色电影发展有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2017年2月7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逸之风;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情怀,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中国诗歌史。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本次《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的节目。这一热点与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请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这句话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 的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 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 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 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 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 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3)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