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

A. 利用义和团    B. 颁布明定国是诏

C. 预备立宪    D. 南北和谈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当时

A. 理学陷入困境,亟待推陈出新

B. 修禅之风盛行,官场生态恶化

C. 士子表里不一,社会风气沉沦

D. 异质文化融合,儒家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27年,苏联农村爆发了粮食收购危机,国家采取从富农手中强行征购粮食的非常措施,为了应对粮食收购危机,防止整套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战略破产。苏联实施了

A. 固定粮食税    B. 余粮收集制    C. 指导性计划    D. 农业集体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明理学说的是儒家思想,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因此,如果不懂中国佛学,对于理学的理解和研究,只会是隔靴福痒。这表明宋明理学的特点是

A. 三教合一

B. 儒表佛里

C. 重理轻法

D. 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题文)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A. 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 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 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样说的理由是地理大发现

A. 加快了工业文明的传播

B. 拓展了欧洲的世界市场

C. 开启了人类全球化进程

D. 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 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 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 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

D.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 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 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 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 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康熙五十四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 踹匠罢工不是为了经济目的

B. 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C. 政府立法以管理民营手工业

D. 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

A.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

C.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    D.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23年,美国国务卿休斯曾写道:“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苏维埃制度下,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必然是空架子。”因此,“苏俄不能输入和输出大量商品。”随着1923年后美苏贸易的明显增长,1927年,美国国务院不得不承认“俄国这个市场有容纳美国商品,并给美国工业家带来利益的潜力。”造成美国对苏贸易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急于开展对苏贸易转嫁经济危机    B. 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影响

C.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国家资本主义    D. 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逐渐淡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A. 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

B. 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

C. 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

D. 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表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已经形成。《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划分了四个区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中山西为农牧交错区;山东是农耕区;江南是落后的种植兼渔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高牧区。(此处山指的是崤山;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门碣石均在渤海湾地区——引者注)。

可见当时的农牧业分界: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以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水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

材料二  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和民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漂移的现象。

——均引自《中国北部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

(1)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条农牧分界线呈现出向北抬升的趋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界线北抬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2)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农牧分界线又呈现出向南收缩的趋势,请分析收缩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曰必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对“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以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阁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1)驳斥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世纪60年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摘编自纳萨尔尼·克导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二: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1)材料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克伦威尔。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