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白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B.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 小农经济关乎封建社会的稳定

D.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

A. 发明于东汉时期

B. 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

C. 以水力作为其动力

D. 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这一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A.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

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生关系萌芽产生    B. 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C. 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D. 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葡萄牙殖民探险前进的方向是由西向东,殖民活动重点在亚非地区;西班牙则是自东向西,重点在美洲地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 殖民活动与航海探险密切相关

B. 两国在争夺殖民霸权斗争中相互妥协

C. 在殖民霸权斗争中葡萄牙占上风

D. 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受到西班牙的挑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4985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这支船队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B. 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C. 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D. 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

A. 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 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C. 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 已完成了工业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 兴起于重工业    B. 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 电力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大王”最准确的内涵是

A. 产品市场广阔

B. 产品种类多

C. 企业生产效率高

D.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 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B. 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C. 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D. 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先进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

A. 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保护

B. 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C. 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D. 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五”计划就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而言,实质上属于

A. 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C.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D. 发展科学教育与独立的统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作于1958年的《采茶舞曲》有这样两句歌词:“多快好省来采茶,好换机器好换钢,好呀么好换钢”。这两句歌词从侧面表明当时

A. 茶叶收入成为工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B.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 农业服务于工业化的客观事实

D. 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特别行政区相比,经济特区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

B.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C. 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进步人士的欢迎,而一些守旧派仍然着长袍马褂。这反映出

A. 服装在特定时期具有政治色彩

B. 新派人士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C. 守旧派喜欢中国的传统服饰

D. 服饰的穿着体现了个人的喜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哈尔滨伊留继昂电影院建于1905年,是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创建的。它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一家无声电影院。以下对当年该电影院描述错误的是

A. 活灵活现景物真

B. 观众面露诧异情

C. 争看清帝丢皇位

D. 电影初创寂无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21~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93.2%。胡佛总统曾骄傲地宣称:感谢上帝之助,贫困从这个国家的绝迹指日可待。对此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 实际消费能力大增

C. 制度矛盾基本消除    D. 企业家盲目扩大生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罗斯福明确表示:“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他的执政理念是

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发展

B. 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C. 政府要关注民生,对人民要有责任意识

D.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A. 平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福利制度

D. 经济计划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甚至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矛头直指苏维埃政权。特别是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A. 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政策过时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C. 全国都已经不在存在私有财产

D. 当时的工人和农民过着集体生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题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二战后德法两国继续对抗    B. 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C. 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    D.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图是名为“剪刀差”的一幅漫画。作为历史材料,它可以来说明

A. 16世纪50年代,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

B. 17世纪50年代,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

C. 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主导的经济秩序

D. 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说明中国

A. 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

B. 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C. 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D. 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五、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

材料三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3)为摆脱“路径障碍”,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经济文明历程是高中历史的必修内容,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某老师在释读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导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一中国与全球化

材料一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研究课题二欧盟与美国

材料二在某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后,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与美国“并肩前进”。……欧盟不想再当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媒体曾表示了担忧,担心他带领欧洲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过金融峰会结束后,美国媒体显然松了口气,称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

—环球日报《美国媒体称欧盟峰会上挑战美国无功而返》

(2)材料二中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研究课题三欧洲债务危机

材料三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