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

材料三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3)为摆脱“路径障碍”,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

 

(1)“退却”: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工业方面改变国家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 “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 试题 (1)注意时间“1921—192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考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工农业方面的措施回答;“苏联30年代”可知是苏联模式,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回答。 (2)注意其中涉及人物“罗斯福”可知考查罗斯福新政。在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本质、作用来回答即可。 (3)结合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说明中国

A. 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

B. 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C. 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D. 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

 

查看答案

下图是名为“剪刀差”的一幅漫画。作为历史材料,它可以来说明

A. 16世纪50年代,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

B. 17世纪50年代,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

C. 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主导的经济秩序

D. 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

 

查看答案

(题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二战后德法两国继续对抗    B. 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C. 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    D.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