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9届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

A. 突出宗法等级秩序

B. 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C. 彰显人文理性因素

D. 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这些做法

A. 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 推动了民间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C. 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 提供了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题文)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冶铁技术的提高

B. 绘画艺术的进步

C. 佛教文化的影响

D. 思想观念的变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西汉时君主习经以强调“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的《春秋》为五经之首,东汉时期则将记录尧舜禹和三代政事事典、圣王治国嘉言懿行的《尚书》上升到五经之首。这一变化说明东汉君主更加注重

A. 调和礼法以完备统治方略

B. 独尊儒术以实现社会稳定

C. 学习古圣先贤治国治民之道

D. 倡导定名分以实现“大一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

A. 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 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

C. 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

D.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人只有7人是进士,肃宗时宰相16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人,代宗时期宰相12名,也只有4人是进士。北宋有宰相72人,进士出身的有63人,南宋有宰相63人,进士出身的有48人。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

A. 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

B. 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D. 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一思想

A. 助推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 使流民问题严重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由此反映出宋代

A. 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

B. 君权受到文官体制制约

C. 强化了谏官的监察权力

D.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以城隍、关帝、碧霞元君、妈祖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广泛流传,甚至还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民间信仰中行业神崇拜发展最为兴旺。这反映了当时

A. 民众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B. 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C. 政府与民众信仰一体化

D. 男尊女卑观念有所减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843年,上海县城和近郊人口仅20万,但是在五十年代后,大量杭州、苏州、扬州士绅移民上海,到1862年,上海仅市区人口就已达到300万,一跃而成特大城市。上海人口迅速增加的直接因素是

A. 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 洋务运动的广泛开展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题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刊行后,不仅招致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龢在读过《孔子改制考》后,向光绪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表示已不与康往来了。这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A. 成为维新派的思想共识

B. 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上表是1901-1911年商办工矿企业统计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清末新政推行奖励实业的政策

D. 辛亥革命扫清了民族工业发展障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上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立宪派的政治活动。由此可见,立宪派

A. 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

B. 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 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

D. 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

A. 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 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地,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一做法

A. 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B. 意在全力“围剿”红军

C. 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D. 旨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史学界在抗战时期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时期,这些著作或以民族气节鼓励人民,或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这反映出史学著作

A. 修撰的时代性

B. 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C. 叙事的阶级性

D. 历史评价的全面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0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说: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的提出

A. 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成熟运用

B. 着眼于反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C. 淡化了我国与邻国的意识形态分歧

D. 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步人世界外交舞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61年6月,中央决定城镇人口三年内在1960年底的基数上减少2000万人以上,1961年内争取至少减少1000万人,1962年至少减少800万人。这一措施

A. 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B. 推动了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D. 公开否定了“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下列内容属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

A.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A. 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 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 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 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材料意在说明

A.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B. “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 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上述变化表明

A. 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 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

C. 古典作品受到高度重视

D. 印刷术引入促进文化繁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威廉三世时期(1689-1702年),内阁成员遴选权属于国王,也只需对国王负责。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议会出台一项规定,规定只有两种身份的才能出任内阁大臣:其一是拥有贵族头衔并且是上院议员,其二是下院议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争取自身权利

B. 国王已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 完善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机制

D. 建立了议会与政府间的有机联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底特律新闻》上的一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飞奔的蜗牛》(Congressionalaction:国会法案;FDR: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NEWDEALPROGRAM:新政计划)。该漫画表明新政中

A. 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 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张

D. 国会拖延了新政措施的推行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22年8月,苏联(俄)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为0.85,1923年10月上升为1.24;同时期内,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却从1.03下降到0.45。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这表明

A.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 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

C. 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农民的抵制

D. 计划经济体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61年,肯尼迪号召西半球人民“加入新生的争取进步联盟——一项规模空前、目标高尚的大型合作计划,以满足美洲人民的住房、就业、土地、健康和教育需求”。同年,美国确立了联邦预算第150号账号,专门为此提供经费,以便产生“trickledown”(水滴石漏)的效果。肯尼迪此举主要意图是

A. 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

B.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 争夺国际市场和原料

D. 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题文)《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A. 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也并非弱国特有的现象。如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

——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

材料二: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满清政府之自强御侮,然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地出卖国家利权,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后,他们总算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民权思想,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九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

—据马巍《历史人物与时代精神》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段,指出王昭君形象的差异,并从写作时代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农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国民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国民政府先后制订了《非常时期垦殖大纲》《经济部关于战时农业建设方针的工作报告》,设立垦务总局,对移民垦荒作了具体规划,大力提倡和组织开垦荒地。1938年和1939年,国民政府分别在汉口和重庆召开两次全国金融会议,提出了增设内地金融机关,以完成金融网,扶助内地必需生产事业并扩大农村贷款等措施。鉴于大后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的现状,西部各省在经济部农本局协助下成立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以推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国民政府设立多处科学实验机构,对一些先进的农业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实施肥料改造、农具改良、牲畜养殖等方面的改进。国民政府实施战时农业政策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四川省粮食总产量与战前相比,有增加的年份占到5/8,8年粮食总产量的平均水平较战前足足增加了12.38%,农产品不但满足内销和抗战的需要,还建立了外销渠道,用农产品换外汇,支持战争。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的意义。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

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代君子的推崇。西汉虽然已经逐步确立大一统政治,但对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汉武帝授意霍光秉政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正因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怀有充分信任,西汉末年,王N依托周公、居摄行权的举动在当时不但没有遭到强烈的反对,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然而,历史并没有机械地重演。东汉建立以后,王莽作为汉室中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于是乎,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在东眼里,他完全成了一位忠臣的代表、温柔敦厚的化身。而这样一个全新的周公形象,也成为东汉政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摘编自宋艳萍《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备受古代君子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