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 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 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 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A.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 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 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

C.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

D. 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

A. 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

B.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

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

B. 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

C. 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

D. 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 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落后

D.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

A. 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 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其中的“民权主义”是指

A. 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 反对帝国主义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平均地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 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 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 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孙中山看来,驾驶汽车的车夫是有能而无权的,汽车的主人是无能而有权的。国民是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就是有能的人。只有实行权能分开,赋予人民权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实质上反映了孙中山主张

A. 主权在民    B. 权能分开    C. 天赋人权    D. 自由平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A. 民本主义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主要在于它

A. 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B.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 体现了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D. 把改善工农生活状况放在首位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题文)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

②维新变法

③马克思主义

④民主、科学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主张不能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精髓的是

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凡毛泽东的话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C. 江泽民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新民主主义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实现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历史性转折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 以马克思主义为的指导

B. 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D. 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57 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

B.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D. 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二为”政治方向。“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使用的领域分别是

A.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 文学艺术与学术问题

D.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重大意义是

①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④标志着中国科技已领先于世界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题文)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在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下列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升空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D.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成功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标志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C.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神州5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主要想说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识即美德

C. 认识你自己

D. 可贵的理论认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题文)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变法革新

B. 主张民主政治

C. 维护君主权威

D. 强调道德的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名画《蒙娜丽莎》以主人公亲切、自然、永恒的微笑万古流芳,被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据说路易十三曾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而拿破仑则将此画挂于卧室,早晚欣赏多次。这幅作品主要体现了当时

A. 蒙昧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禁欲主义思想

D. 浪漫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A. 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B. 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C. 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 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题文)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 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 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 三权分立思想

B.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 天赋人权思想

D. 社会契约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思想主张。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赞同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有何特点?出现这样的历程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