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

A. 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

B.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

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

 

B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维新变法时期,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开始摆脱了三纲五常的束缚,与题意时间不合,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胡适所说的学校指的是北大,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联系新文化云的背景可知当时面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以及他在思想界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力图“根本之救亡”的新文化运动,其中“适”就是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意,故B项正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内容,故C项排除;“民主与科学”与题旨不合,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 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

C.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

D. 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

 

查看答案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查看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A.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 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查看答案

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 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 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 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