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

C. 耒耕耜耕

D. 铁犁牛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班同学进行古丝绸之路的主题研究,以下城市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是

①西安

②泉州

③广州

④兰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两则材料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注:《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颁布的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王建是唐朝中后期诗人。)

A. 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

B. 城市发展突破空间限制

C. 扬州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D. 扬州是唐朝的政治中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代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

A. 筒车

B. 翻车

C. 耧车

D. 水排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朝时中国人开始掌握冶铜技术

②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某同学要研究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下材料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A. 宋朝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

B. 明朝施耐庵著《水浒传》

C. 清朝徐松编《宋会要辑稿》

D. 当代学者赵广超著《笔记(清明上河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代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的我国古代手工业部门是

A. 冶铸业

B. 纺织业

C. 造纸业

D. 制瓷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政府发行了

A. 钱引

B. 交子

C. 飞钱

D. 会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不符合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概况的是

A.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B.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C. 宋朝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D. 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白瓷       青瓷      彩瓷       珐琅彩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此故事应发生在    

A. 隋唐时期                    B. 宋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明太祖朱元璋颁行的《大明律》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以上材料说明明朝初年

A. 发展对外贸易

B. 厉行海禁政策

C. 重视法制建设

D. 实行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清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当时,这一社会现象 (   )

A.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

C. 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 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金融的逻辑》一书写道:“新航路开辟后,航海贸易风险太大,可能有些船会沉没,船员沿途可能死去,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以上现象反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

A. 海上贸易频繁

B. 商品价格上涨

C. 经营方式变革

D. 商路中心转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 麦哲伦、达·伽马

B. 哥伦布、达·伽马

C. 哥伦布、迪亚士

D. 迪亚士、麦哲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 “商业危机”

B. “价格革命”

C. “商业革命”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公布这个航海法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属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后果的是

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客观上有利于亚非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使亚非拉国家自然经济迅速解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造成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布罗代尔在《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 “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C. 工业革命兴起    D.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控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减少排放物;1953年,议会通过《大气清洁法》,禁止排放黑烟。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

①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严重污染

②英国的环境治理过程较漫长

③英国曾以立法方式防止空气污染

④英国政府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 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影响主要有(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④提高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 整个革命的进程缩短

B. 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C. 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 石油化工工业

B. 电力工业

C. 汽车制造业

D. 造船业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B. 阻止了外国工业品倾销

C. 形成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

D. 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

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 冲击瓦解着自然经济

C.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洋务新政的口号有“师夷智”“求强”“求富”,下列企业体现洋务派“求富”口号的是

A. 安庆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轮船招商局

D. 继昌隆缫丝厂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赵德馨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写道,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1894年之前,办起民用企业27家,其中采矿冶炼业16家,纺织业6家,交通运输企业5家;国家对民用工业投资约2964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1369.4万元(占46%),纺织工业621.5万元,矿冶业972.9万元。这说明

A. 对外贸易入超局面得以扭转

B. 政府忽视采矿冶炼业发展

C. 交通运输业是政府投资重点

D. 中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无锡荣氏兄弟想创办一家面粉厂,遭到当地士绅的阻挠,理由是面粉厂“破坏风水,有伤文风”。但是,荣氏兴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的支持,虽然被士绅状告八次,但最后都被两江总督驳回。以上现象说明

①开明官员支持发展实业

②民间办厂举步维艰

③士绅思想观念陈旧保守

④政府阻挠民间办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1928年,蒋介石在参加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为此,国民政府

A. 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B. 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

C. 促使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由此可见,特区的“特”在于

A.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B. 单一的公有制

C.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 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 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 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苏联的背信弃义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重返联合国

C.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实行改革开放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题文)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位于:

①广东

②福建

③江苏

④浙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上 “断发易服” 的主张始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近代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 铁路运输

B. 电报电信业

C. 航空事业

D. 航海事业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设置经济特区

④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52. 难度:困难

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观察图示,结合所学分析相应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1836-1838年均茶叶销售

1894年茶叶销售

 

数量(万担)

百分比(%)

数量(万担)

百分比(%)

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

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材料四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