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两则材料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一凡...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两则材料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注:《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颁布的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王建是唐朝中后期诗人。)

A. 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

B. 城市发展突破空间限制

C. 扬州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D. 扬州是唐朝的政治中心

 

C 【解析】根据“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可知,扬州城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故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发展突破空间限制”,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进行古丝绸之路的主题研究,以下城市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是

①西安

②泉州

③广州

④兰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

C. 耒耕耜耕

D. 铁犁牛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注:

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