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A. 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B. 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C. 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 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题文)据下图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后清朝

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A. 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锐减

C. 小农经济已快速走向解体

D. 政府调整了财政税收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贸易的经济政策是指

A. 重商主义

B. 重农抑商

C. 自由主义

D. 凯恩斯主义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英国历史上,“内阁”一词直到1900年才见于官方正式文件,而首相直到1905年才开始接受国王的委任状,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才使内阁的名称和首相的职位有了成文的法律根据。材料反映出英国

A. 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很漫长

B. 代议制的程序化进程比较缓慢

C. 代议制立法始于20世纪初

D. 中枢机构职权开始有法律依据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

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

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

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

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

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

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

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表明古希腊

A. 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与国政

B. 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

C. 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

D. 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A. 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C. 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

D. 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C. 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D. 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 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B. 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

C. 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

D. 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

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

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

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

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

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

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

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表明古希腊

A. 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与国政

B. 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

C. 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

D. 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毛泽东曾指出“总而言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 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B. 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 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D. 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加试题)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A. 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 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 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

A. 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    D. 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明朝相比,清朝官学种类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由于科举考试题目由《四书》《五经》里出,所以《四书》《五经》成为生徒学习的必修课,律学、书学,算学等科目的教学也要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好八股文,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学子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而儒家经典免不了带有迂腐之气,大大影响了学子创造性的发挥。

——摘编自《明清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和期,各类学校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教会的斗争阵地,教育以现实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自由、个性解放、重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焕发人的智慧和才华,面向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他们学习的科目很广泛,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新哲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校首先注意的是古典文化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神学。

——摘自《世界全史百卷本》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教育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不同教育各自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庄子等论道之人又加了一层“道”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采集众多与黄帝相关的文献和传说资料,排除方士对黄帝的神仙化宣扬,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形象塑造成型。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标榜鲜卑族是黄帝的子孙。魏收在《魏书·姓氏志》将北朝各族,包括新改成汉姓的部落姓氏与华夏旧有的诸姓氏,统统归纳成为一体,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至此,历史学家的使命基本完成。

(摘编自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材料二:20世纪初,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形象,是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元论》,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同时,《江苏》杂志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且附上赞辞:“帝作五兵,挥斥百族,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孙子,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还公开改用黄帝纪年。同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较早刊登黄帝画像,并纵情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更使黄帝广泛地深入人心。1905年,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前身),刊登黄帝画像并配题词。1908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

(摘编自章开沅《黄帝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黄帝的历史形象,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晚清革命派塑造的皇帝形象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并对革命派塑造皇帝形象的活动予以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