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庄子等论道之人又加了一层“道”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采集众多与黄帝相关的文献和传说资料,排除方士对黄帝的神仙化宣扬,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形象塑造成型。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标榜鲜卑族是黄帝的子孙。魏收在《魏书·姓氏志》将北朝各族,包括新改成汉姓的部落姓氏与华夏旧有的诸姓氏,统统归纳成为一体,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至此,历史学家的使命基本完成。

(摘编自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材料二:20世纪初,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形象,是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元论》,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同时,《江苏》杂志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且附上赞辞:“帝作五兵,挥斥百族,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孙子,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还公开改用黄帝纪年。同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较早刊登黄帝画像,并纵情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更使黄帝广泛地深入人心。1905年,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前身),刊登黄帝画像并配题词。1908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

(摘编自章开沅《黄帝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黄帝的历史形象,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晚清革命派塑造的皇帝形象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并对革命派塑造皇帝形象的活动予以评价。

 

(1)历史形象:先秦时期,黄帝形象是神仙偶像与古代帝王;西汉时期,黄帝形象是封建帝王样板与华夏的始祖;魏晋时期,黄帝形象是各族的共同祖先。 历史背景:先秦,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专制集权逐渐成长;西汉,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与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魏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不同之处:革命派将黄帝塑造成为汉民族的始祖,排除满清;借用黄帝,宣传反满革命。 评价: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动员和凝聚了革命力量,为革命发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民族的觉醒,但表现出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 【解析】(1)历史形象:根据“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得出先秦时期,黄帝形象是神仙偶像与古代帝王;根据“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得出西汉时期,黄帝形象是封建帝王样板与华夏的始祖;根据“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得出魏晋时期,黄帝形象是各族的共同祖先。 历史背景:根据所学,可从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的思想和政治角度分析。 (2)不同之处:根据“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得出革命派将黄帝塑造成为汉民族的始祖,排除满清;根据“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得出借用黄帝,宣传反满革命。 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动员和凝聚革命力量、促进民族的觉醒和表现出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的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明朝相比,清朝官学种类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由于科举考试题目由《四书》《五经》里出,所以《四书》《五经》成为生徒学习的必修课,律学、书学,算学等科目的教学也要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好八股文,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学子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而儒家经典免不了带有迂腐之气,大大影响了学子创造性的发挥。

——摘编自《明清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和期,各类学校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教会的斗争阵地,教育以现实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自由、个性解放、重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焕发人的智慧和才华,面向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他们学习的科目很广泛,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新哲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校首先注意的是古典文化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神学。

——摘自《世界全史百卷本》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教育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不同教育各自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 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

A. 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    D. 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

 

查看答案

“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A. 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 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查看答案

(加试题)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查看答案

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 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B. 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 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D. 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